千千小说网 > 民国战神 > 第173章 :冲压技术

第173章 :冲压技术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me,最快更新民国战神 !

    在东南亚、澳洲购买矿山的同时,西北集团开始在上海、浙江兴建华东地区的钢铁厂,华东地区的钢铁厂主要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发展。

   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卖矿石虽然很赚钱,但是在冶金环节上的利润同样很高。

    疯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,原材料环节就有100%之上的利润,在扣除矿石成本之后,冶金同样也能产生高于100%的利润,再往上,在用高价钢铁进行造船,还是可以攫取200%的利润。

    相当于战时生产一艘船只,在此时这个经济萧条时期,起码要造个十几艘船才能达到200%的利润。

    而在产值上,战时造一艘船,就比得上经济萧条时期造三四艘船,因为钢铁价格上涨了。

    为了享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盛宴,西北集团在钢铁方面疯狂扩充产量,同时这一年开始投资建造船坞。

    这是西北集团开始自己制造船坞,而不是靠购买船坞。

    在核心技术上,西北集团已经超过英德,经过五六年的摸索,西北集团在船坞制造上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。

    西北集团开始自主建造4万吨级船坞。

    上半年经过白朗起义,及二次革命之后,全国局势也开始逐步稳定下来,在西北国防军的大剿匪风暴中,全国匪患大大减轻,一些省份的匪患甚至是被完全消除。仅存的匪患,也是在那些偏僻,远离交通线的地区。

    只要交通线不受土匪骚扰,商业就能正常开展。不过为了彻底消灭土匪,西北国防军还是在依旧存在匪患的地区进行深入围剿。

    大量土匪下山投降后,西北政府将这些土匪全集中到了西北。

    这些土匪很多都是精悍分子,个人作战技能方面很是不错,有一定的军事底子。不过一身匪气,不太好用。

    对于主动投降的,西北国防军将他们送去劳动改造的同时,还让这些土匪学习文化知识,表现良好的一两年就能放回去,甚至是让他们参军。

    负隅顽抗还被抓的,那就是丢到矿山去劳动改造,起码得改造个十年八年的才能放他们出去。

    不过只要能出去,活路都是有的。

    在西北找个安生的工作,收入也比较高,避免他们再次沦为土匪。不过一般能当兵的,都编入陆军的一些特殊部队。

    或者说是炮灰部队。

    装备、军饷都是一样的,但是打仗将会冲在前面,能不能活下来,看他们自己造化,立功了也可以一样晋升。

    这就是物尽其用,人尽其才。

    中国的这个社会,经常是有能力的上不去,为什么上不去?因为夹杂了太多其他的东西。

    如军事,中国历代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。从命格上来说,能打仗的人必然是最多的。加上文化比较先进,打仗应该不会那么挫才对。

    但是中国的军事,夹杂了太多的政治。

    于是一群饭桶掌控了资源,那些有能力的人,却掌控不了资源。如韩信、岳飞,打仗很有能力,但最后都被杀了。

    而越发展,就越是这样。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以史为鉴,不管是什么历史,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,都会大量的记载。所以中央集权越来越有经验,想出各种办法防止下面造反,政治干涉军事的行为就越来越普遍。

    西方人不是这样,西方人天生是摧毁历史。西方人唯一有上千年历史的,就是宗教史。什么古罗马、古希腊,那都是根据传说编出来的,真的是否存在,那完全没有太多依据,也就是几个破石头,破神庙就能证明古罗马、古希腊存在吗?

    西方人一旦政府某个国家,就会大肆摧毁对方的历史和文化。如西班牙人到美洲去,把玛雅文明的东西烧了个精光。

    因此西方人没有历史可以借鉴,因此很多时候比较蠢,政治对军事上的干涉不是那么严重,所以拿破仑可以造反当皇帝。好处就是军事上不会因为政治的阻碍而被限制。

    万事万物阴阳共生,蠢也有蠢的好处。

    成熟与幼稚,必然诞生不同的好坏。

    西方人为什么要学中国的文化?因为他们的文化使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无意识,这时候用中国的文化去混他们的社会,那就牛逼了。

    而在中国,大家都知道那些东西,想要混得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这时候西方人那种比较蠢,但又能遵守规矩的团体则占优势。

    这就像是腹黑学说的那样,当别人卖真货的时候,卖假货的能赚钱。当别人都卖假货的时候,买真货的反而能赚钱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,没有绝对的强大与弱小,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这些东西只是相对性的。

    那些土匪会走上这条路,说明命里有这个天赋,有从事暴力事业的天赋,把他们送上战场正是人尽其才。

    全国土匪被清剿了大部分,这就使工商发展的环境比较不错。

    起码对于西北集团及西北的那群民族资本家来说是这样的,没有土匪骚扰,地方上的统治势力有西北政府去摆平,或是让北洋政府去摆平。那些小流氓、地方政府想找麻烦都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    西北工商在各省有优惠税率,在清末时期是免税的,但是中华民国成立后,起码得交一点的,因此变成了优惠税率。而各项杂税、厘金税都是不用交的。

    因此西北工商开始向全国各省扩张,铁路修到哪里,就扩张到哪里。

    只要有足够市场的地方,银行、百货商店、酒店、电力、通讯方面的营业设施都会铺设起来。

    暂时缺乏足够市场的地区,则是以输出商品和购入原材料为主。

    随着道路的修通,投资的增多,城镇市场越来越大,市场也会不断的集中,特别是工业的发展,以及农业技术的提升,未来农业人口将大幅度减少,大量的人口将涌入城镇,到时候市场就很集中了。

    西北集团在大肆扩张的同时,自然是冲击了旧有市场的利益群体。在金融业方面,钱庄在西北银行的步步紧逼下开始大量倒闭,愈加的颓势。

    而外资银行,则有市井传言,把钱存在洋人那里不安全。大量的水军到处造谣外资银行,加上提出支持民族银行的口号,西北银行在全国各省扩充速度迅猛。外资银行在西北银行的打压下,逐渐的抬不起头来。

    外资银行此时没什么钱可以用来扩张业务,此时罗斯柴尔德财团采取货币紧缩政策,加上大战将至,各国资本开始抽调回国支持战争,一时间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在华银行发起像样的市场反攻。

    随着西北银行的网点越来越多,竞争力自然也越来越强,吸纳资金的能力也愈发恐怖起来。

    在商品销售方面,西北集团的扩张使越来越多的渠道掌控在手上,逐渐覆盖整个中国。

    渠道有时候比商品更重要,就如日本的市场,其渠道掌控在日本财阀手中,所有商品都要在中间环节被日本财阀拿走不少利润,从而将竞争对手排挤在市场之外。

    当资本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,大家比的是商品,比的是技术。而当资本发展到了一定程度,双方技术都差不多的时候,这时候看的就是渠道了。你的商品好,你的商品便宜,就算是我让你通过了海关,但在具体的市场销售环节中我不让你卖,你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当然你可以自己铺设渠道,每一种商品都要铺设渠道,其成本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。所以说海外市场是很难开拓的,难就难在渠道方面。

    例如超市,当资本控制了一个国家大部分的超市时,那么这个资本就可以自己生产商品,然后通过这个渠道进行销售,从而将竞争对手排挤在外,或是收取高额的入场费,拉高竞争对手的成本。

    西北集团在西北政府行政区域的各个省份都已形成了自己的渠道,而且这些渠道是处于垄断地位,外来商品想要进入西北行政省份的市场,光是渠道方面就能他们难住。

    现在西北集团开始向北洋政府行政管理下的关内各省铺设渠道,只要成功了,未来中国的商品市场将是西北集团的天下,没有任何资本可以于其竞争。

    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临近,西北集团的动作愈加频繁。这一年夏季开始,西北集团开始陆续租用英法等国的商品。

    此时世界经济萧条,大量的商船没有生意,有人来租自然有大批的商船可供选择,而且租金还很便宜。

    西北集团通过租用的商船,及自己生产的商船,组建了‘中国远洋运输公司’,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未爆发,因此远洋运输公司的运货主要是满足自身的进出口运输,从而使船不会闲下来。

   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利润确实很大,但是货物必须得能运得出去。因此必须有自己的船,英国人虽然会承担大部分的运输订单,但那是对于英国本土的进口方面。但要想将商品输送到各个海外市场,并将原材料运回来,就必须自己有船才不会受制于人。

    就算是不自己运输,到时候这批租用的商船只要转租出去就能赚上一大笔钱。

    孙绎龙就集团近来的动作不断对沈凝云提出建议:“近来集团支出比较庞大,我们还是应当谨慎一些,留下足够的资金应对突发事件。”

    “快没钱了吗?”沈凝云问道。

    “资金倒是还有,但是拉得很长。”孙绎龙回答道,“我们的资金经过一系列的运作之后,已经复杂到让我们自己都感到头疼的程度了。”

    集团能动用的资金主要也就是商业盈利,以及银行中的存款,及自己印刷的票子。

    钱花出去,又被存进银行,财团又拿出来投资,资金在疯狂的滚动。

    资本的效率确实高了,但是其中的关系也十分复杂。

    银行是一种非常疯狂的机构,特别是在这个人们将钱存进银行逐渐成为一种习惯,一种必不可缺的行为时,银行甚至可以用100块钱周而复始的贷出1万块钱。

    孙绎龙感觉西北集团当前的资金链确实是太长了一些,如果没有突发事件的话是可以维持的。

    但是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,抗风险能力就会比较低了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各国都忙着准备欧洲的战争,在中国会挑起战争的只有一个日本。日本虽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,但却也不得不防。

    因此沈凝云只好将扩大投资的想法暂时先放弃,等西北集团缓过气来了再说。今年的投资确实比较大,西北集团在各省的扩张都是用钱砸出来的,尽管掌控了大量的不动产,但是钱也花出去不少。

    北洋行政下的关内各省的资金回流速度又不像西北地区那么快。

    西北地区倒是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因素,因为钱花出去后,老百姓已逐渐养成投资习惯,很多钱并不会拿去消费,而是拿去投资股票。上市公司拿到钱后,再把钱拿去投资生产规模。加上商品消费及税收等等,钱就不断的西北集团手中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资本,还不够强大啊!”沈凝云不由叹了口气,但是资本的壮大需要机遇,也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西北集团是抓住了机遇,但是时间还不是太长。

    人才、技术、渠道、军事、影响力等等,都需要不断积累,从而向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渗透、垄断。

    不过总的来说就是资本和技术,资本用来推动技术,技术则反过来增强资本竞争力。

    沈凝云见商业布局已经搞得差不多了,他则再次投入了军事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。

    在技术研发上,西北集团当前正在向机床半自动方面发展,并且发展冲压技术。

    这方面主要是郭士铭在主持,沈凝云也时常参与到研发工作中。

    就制造业技术方面,西北集团目前拥有的新技术中,‘电焊’、‘液压’、‘冲压’及电动机的应用,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,其他国家在其中一两项技术上才刚开始发展,而有些技术甚至根本没有。

    流水线生产,美国福特公司已经开始搞了。但是西北集团在流水线生产制度的应用比美国福特公司更早,而且规模要大得多。

    这使得西北的工厂在生产效率上成为世界上最高的,一间工厂在流水线制度下,比得上传统的几间,甚至十几间工厂。西北的工业体系毕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,而英国、美国这样的国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,在工业体系的更新换代上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跟得上的。

    毕竟现有的工厂能用,为什么要立即建新工厂呢?

    就像是军事投资一样,如果投资一种武器装备可以用个五六十年的话,那回报率就是超级高的。

    西北的工业体系是直接跨越到第二次工业革命,自然也就具备了强大的活力。

    工业技术,自然是比别的国家越高级越好,沈凝云不放过任何发展的时间,亲自参与到冲压技术的完善上。

    冲压技术是军工业重要的技术,这个技术完善后,很多枪械零部件就可以直接冲压完成生产。

    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,且操作方便,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。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,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,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,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。

    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,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,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,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,互换性好,具有“一模一样”的特征。

    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、形状较复杂的零件,如小到钟表的秒表,大到汽车纵梁、覆盖件等,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,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。

    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,材料的消耗较少,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,因而是一种省料,节能的加工方法,冲压件的成本较低。

    由于冲压具有如此优越性,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范围相当广泛。例如,在宇航,航空,军工,机械,农机,电子,信息,铁道,邮电,交通,化工,医疗器具,日用电器及轻工等部门里都有冲压加工。不但整个产业界都用到它,而且每个人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发生联系。像飞机,火车,汽车,拖拉机上就有许多大,中,小型冲压件。

    小轿车的车身,车架及车圈等零部件都是冲压加工出来的。据有关调查统计,自行车,缝纫机,手表里有80%是冲压件;电视机,收录机,摄像机里有90%是冲压件;还有食品金属罐壳,钢精锅炉,搪瓷盆碗及不锈钢餐具,全都是使用模具的冲压加工产品;就连电脑的硬件中也缺少不了冲压件。

    冲压是进一步降低西北工商产品成本的技术关键。

    冲压技术需要比较好的精密加工,模具需要非常精密,才能使冲压出来的器件之间的差距只有微米级别。

    这年头也不需要造那么精密的东西,冲压出来的东西,就是有1毫米的差距依旧可以接受。

    1毫米=1000微米,以西北当前的精密制造业水准,不太可能使冲压件的差别大于1毫米。

    而冲压件越精密,机器性能也就越高。

    后世美国的那些先进军事装备,无不是用超级精密的机床搞出来的。

    当然,因为模具这东西比较复杂,是真正技术性的东西,有的模具甚至需要通过复杂的加工手段才能制造出来,所以在冲压件上必须形成规模生产才有足够的效益。

    另外,传统的冲压技术,也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。如噪音、震动,工人很经常会被机器伤到。但经过安全培训后,可以大大避免事故。

    在冲压设备的动力方面,主要是用液压技术。

    在设备方面西北集团已经解决了,尽管冲压速度还不是那么快,可以达到每分钟几百上千下,但是每分钟一两百下还是问题的,要什么速度主要靠调整。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模具上的,模具是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的。

    因为商品不是不变的,产品会不断的更新换代,从而模具也需要更新换代。

    西北集团已经开始将冲压技术应用到小五金、板材的冲压上,其模具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性。

    但是在其他复杂的冲压模具上,则需要沈凝云进行加工理论方面的指导,在这方面没什么人比他更专业了。

    沈凝云此时正在指导制造mg42通用机枪的模具。

    德国mg42通用机枪,是二战期间最为著名的机枪,这款机枪在战后主导了机枪的设计理念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,被称之为‘希特勒的电锯’,射击时会发出撕扯帆布一般的声音。

    是二战中常规机枪中射速最快(1200发/分钟,平均20/秒),射程最远(2000米)的机枪,可靠性和压制能力极高。

    没有一个国家的7。62或是7。92,亦7。7口径的机枪可以在于mg42对射中占据优势,不过这种机枪射速太快,没有经过训练的机枪手会把枪管玩坏。

    mg42的缺点恰恰是由它的优点带来的,就是耗弹量极大,机枪手往往连续扫射5秒钟125发子弹就打光了,所以,德军不得不将三发点射和扫射结合起来,以打击更多敌人。而且它的枪管非常容易过热,二战中大部分的mg42机枪阵地都是在更换枪管的时候被摧毁的。

    但是这种机枪重量很轻,全枪质量(含两脚架)——11。05千克,一个士兵就可以抗着到处跑。而且装上三脚架就是重机枪,可以发射300发子弹的帆布弹,装上两脚架就是班用机枪,发射125发子弹的帆布弹。

    相当于这种机枪可以在每个步兵班都装备一挺,为班级步兵提供强大的压制火力,并且它的枪管可以快速的更换。

    这种机枪在这个自动火力不发达的时代,就像是来自太空的武器。只要它一出现在战场上,就能另敌方士兵感到深深的恐惧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马克沁重机枪就显得太笨重了。

    而这种机枪在诞生之初,因为用上了大量的冲压零件,在英法军事观察员们的眼中,就是一种粗制滥造的机枪,从而得出结论,德国人已经彻底不行了。

    这种机枪并不是太适合德国,但又比较适合。德国资源少,这种机枪子弹消耗太大,对德国来说不是很合适。但德国的军官及士兵素质很高,因此战斗中能将子弹用在靠谱的射击方向,对敌人造成大量杀伤。

    但是在战争后期,素质高的官兵都打光了,这种机枪就会经常出问题了。

    而在二战后发展出来的通用机枪,在采取mg42设计的同时,也限低了射速,毕竟这种射速是马克沁重机枪近两倍的恐怖杀戮机器,不是随便训练几个月的士兵就能驾御的。

    对于西北国防军来说,这种机枪却是非常合适的。

    因为西北国防军的路线与德国相似,走的是精密化战争路线,官兵素质要求较高,而且训练走的是专业化路线,不会让士兵练了这个又跑去练那个。而且士兵在军队里学习了文化,具备了文化基础,同时也注重战术的训练,也就是配合作战。

    中国说缺资源也缺,但同时又不缺。

    因为在这个时代,起码地下的那些矿产还是足够支撑战争的。如果是战后大规模的发展,那就很缺。

    而且缺可以去枪,俄国有资源。

    再则制造技术先进,不用怕供应不起足够的子弹。

    起码这种能装备到班一级的通用机枪,在西北国防军几百万人的规模内是很好用的。如果要扩充上千万的军队,那么必然有大量的新兵,这时候可以设计一种新的班用机枪,把射速限制一下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以西北当前的工业技术,造出mg42通用机枪毫无问题,只要模具能造得出来。